Pages

Tuesday, March 20, 2012

说说亚庇

几年前初来此地时便开始在问,为什么叫亚庇?
小学至中学,书上读的,报上看的,都是哥打京那巴鲁,怎么现在竟有个如此可爱的名字?
而且,当年读书的时候,其中最讨厌的地名就是这个,哥打京那巴鲁,犹如电脑里的乱码,如随便拼凑的百纳被,让六个即独立又不完全独立的方块字硬列在一起。如果当年考试只需填个亚庇,多好啊。它没有芙蓉、怡保、太平、新山、林明等地的名字般富有诗意,可它却出奇的本土化平民化。亚庇,如kopi店里在泡茶的uncle亚庇哥,亲切,随和。
正如亚庇人的性格,缓和,缓慢,缅典,总面带笑容。连开车速度都是慢三拍的。听听他们说的马来话(有时一句都听不懂),有着西马没有的音乐感。

后来知道亚庇源自Api,就是火的意思。以前甚至叫做Api-api。在马来文,任何字只要重复两次,就是多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个亚庇,是很火的地方。
再听听当地人轻描淡写的说法,以前这里曾发生过多次火灾,所以叫做Api-api。
我纳闷这个国家,哪里没多次发生过火灾啊?为什么独有这里叫做Api-api呢?
只好联想,或许它曾在同一时期发生过很大很大的火患吧。
亚庇,kopi店uncle的名字,原来背后有着这么惊心动魄的意思。
芙蓉以花命名,称花城;古晋马来语与猫(kucing)同音,因叫猫城;那亚庇可谓火城了。

再回看哥打京那巴鲁这个百纳被,或阿拉伯人名的中文翻译,也可以是南美洲人的名字,又可以是化学物的学名。它其实取自马来西亚最高峰的名字,是马来名的“声译”。确切点说,是马来名加卡达山名的混合体之中文声译。哥打(kota)是马来文中‘城’的意思;京那巴鲁呢?原来是卡达山语,意为“中国寡妇”。

中国寡妇!?.......“Kina”意为中国;“Balu”意为寡妇。

传说中这是有关中国广州的一个男人和本土的一个原住民的悲剧爱情故事。

这化学学名竟有如此的背景,而我竟然闻所未闻。我想,如果小学的时候老师是以这些典故来教我们记得这些地名的话,首先我一定可以考得更好的成绩,甚至会影响我未来对地理对历史的兴趣。说不定我现在会是个考古学家也说不定。

无论如何,这么说,目前大家公认的(或不公认的)这个官方地名,直接翻译的意思,就是“中国寡妇城”。享誉已久的神山,是中国寡妇山。

这听起来太奇怪了。好像这地方是专收留中国寡妇的地方---中国只要谁成了寡妇就得登记搬来这地方。
虽说名字是为了纪念某些人某些典故,但这么个命名法总觉得怪怪的。敏感的话甚至会觉得是中诅咒。从“火城”,到“中国寡妇城”,每一个是好事。

当然,我也非迷信之徒,反正官方名称,或民间熟悉的叫法,要不亚庇,要不哥打京那巴鲁,跟火啊、寡妇啦,甚至中国啦都没了什么直接的关系。那就不必追究到底是不是诅咒了。说穿了文字是人类创立的,人类自己当然可以自由转化它的意思。

这么说来,有时候给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于某人某物某地,或许更贴切。那么这名字本身就独一无二了。


亚庇,比喻成泡咖啡的uncle,也可以比喻为一个温柔的女人,如此亲切,如此温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